《大廠財報》聯電FY2004第二季(04/4-04/6)財報

摘要

聯華電子股份有限公司28日公佈自結之2004年第二季財務報告,營業收入淨額達新台幣291.77億元,較上季的新台幣253.26億元相比成長15.2%,與去年同期的新台幣217.06億元則成長34.4%。營業利益為新台幣75.92億元,較上季成長43.6%;淨利為新台幣127.02億元,較上季的新台幣68.94億元成長84.2%。2004年第二季每股普通股盈餘為新台幣0.83元。 聯華電子2004年第二季約當八吋晶圓出貨量達71萬片(含UMCi),較上季成長9.7%,產能利用率超過99%。平均銷售單價(ASP)較上季成長了6%。0.18微米(含)以下先進製程產品營收佔總出貨營收比重53%,較上季提昇3%;90奈米製程晶片亦獲得數家國際IC大廠的量產認證,後續成長可期。通訊市場部分的營業收入佔整體收入的44%,歸因於來自可編程邏輯晶片和手機基頻晶片的強大需求。聯華電子併購的矽統半導體在7月加入生產之後,第三季約當八吋晶圓產能預估可達到85萬3千片(含UMCi)。 聯華電子執行長胡國強博士表示,“在第二季裡客戶對於聯華電子的強大需求,使得我們的晶圓出貨量成長了9.7%,平均銷售單價也向上提升。而出貨量與平均銷售單價的成長,則帶動了第二季的營業收入較上一季成長15.2%,營業利益也比上一季增加43.6%。我們第二季的成果不但展現了聯華電子在業務上的亮麗成果,也顯示我們晶圓專工策略的執行成功。”胡博士繼續表示,“我們承諾繼續提供最好的晶圓專工服務給我們的客戶。為了確保聯華電子在半導體製程技術的領先地位,我們將帶領晶圓專工產業持續往90奈米製程技術邁進。一些世界主要的IC公司,包括可編程邏輯IC和無線手機基頻IC的供應商,已經完成認證並且採用聯華電子90奈米製程技術來生產他們最先進的產品。我們將在12A廠以及UMCi的12吋晶圓生產上持續擴展90奈米製程技術,讓聯華電子的客戶可以享受到產品性能上的提升以及成本上的利益。此外,聯華電子也會持續與數家產業領導廠商緊密合作,以確保我們在65奈米製程技術上的領先地位。下一季,我們的產能可望按照預定時程增加19%,達到約當八吋晶圓85萬3千片,這些產能的增加主要來自8S廠、12A廠以及UMCi。展望第三季,聯華電子的營收與獲利可望持續成長。”

相關資料: //www.umc.com/chinese/investors/Q204.asp

請輸入您的會員帳號與密碼,即可瀏覽全文

Login 如何購買

會員專屬
您好,該資料屬會員權益方可瀏覽,您需成為會員且購買此產業項目權限才可觀看,詳細說明如下:
  • 拓墣產業研究院之「產業資料庫」為付費的會員服務,若您尚未具備會員身份,歡迎您申請加入或是與我們的客服聯絡瞭解。
  • 若您所屬公司機關已具有拓墣會員身份,並且設定予貴公司人員線上申請,請先行移至「申請會員帳號」填寫申請資料後送出,我們會儘快為您審核辦理。若未開放線上申請,請您詢問貴公司的承辦連絡人處理,謝謝。
  • 由於貴公司無採購此產業項目,因此您將無法瀏覽此篇文章,欲查詢貴公司所購買的產業項目明細,請至「會員權益」查詢,謝謝。
  • 客戶服務專線: 02 8978-6498 ext.822
    客戶服務信箱:

宣傳推廣

新聞稿

AI浪潮驅動資料中心互連應用崛起,預估2025年全球市場產值年增14.3%

根據TrendForce最新研究,2025年隨著生成式AI逐步融入人們的生活應用,SK T [...]

地緣政治推動AI晶片自主浪潮,中美雲端巨頭齊拚自研ASIC,市場版圖重塑

根據TrendForce最新研究,AI server需求帶動北美四大CSP加速自研ASIC [...]

2024全球封測前十大營收出爐,中國業者年成長達雙位數,市場格局加速重塑

根據TrendForce最新半導體封測研究報告,2024年全球封測(OSAT)市場面臨技術 [...]

三菱加速電動化、鴻海拓展國際造車版圖,供應合作將是互利共生

三菱汽車(Mitsubish Motors)宣布與鴻海子公司鴻華先進科技簽訂電動車供應備忘 [...]

在地自動化成關稅風暴避風港,惟美國智慧工廠建置成本遠超中國

根據TrendForce「人機科技報告」指出,Trump政府於2025年4月初推出的對等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