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全球市場研究機構集邦科技TrendForce調查顯示,2026年宏觀經濟維持疲軟,地緣政治與通膨持續干擾消費市場表現;更關鍵的是,記憶體步入強勁上行週期,拉漲整機成本,並迫使終端定價上調,進而衝擊消費市場。基於此,TrendForce下調2026年全球Smartphone與Notebook的生產出貨預測,新版分別為年減2%、2.4%。若記憶體供需失衡加劇 [...]
本篇報告聚焦全球碳排放管理的最新發展,結合碳定價趨勢、供給端減碳策略與產業實務案例進行分析。全球碳定價收入雖持續創新高,覆蓋率卻仍不足以全面推動減排;此外,產業轉型亦需在淘汰高碳產能、改造既有設施與投資近零排放技術間取得平衡。 一. 全球碳定價覆蓋有限,能源需求增長凸顯系統性碳管理的重要性 二. 供給端減碳3項路徑並重,技術創新與政策支持共同推動淨零 [...]
全球矽光子半導體市場發展 矽光子技術之主要應用領域 矽光子技術之市場前景 矽光子技術之挑戰與未來發展 拓墣觀點 [...]
邊緣AI規模化持續推動IPC產業發展,多元分散化的應用場景與客製化需求,讓IPC廠商轉為解決方案設計商,讓軟硬整合成為發展重心,而軟體更是差異化競爭的關鍵。隨著地緣政治與關稅不穩定性讓廠商更重視多角化經營與供應鏈分散風險,而美國製造則進一步驅動智慧製造與機器人技術的需求,進而強化IPC的戰略地位。 一. 台灣IPC產業2025年回顧與廠商布局分析 二 [...]
全球通訊晶片產業已進入由AI需求為驅動的「架構與生態協同」競爭時代,為本篇報告首要探究與分析之關鍵,其次根據技術與市場結構重新分配進行剖析,涵蓋NVIDIA、Broadcom與Cisco等廠商策略布局,以及台灣和韓國在晶圓代工(台積電)與高頻封裝(日月光)領域等供應鏈。 一. 全球通訊晶片產業現況與技術演進路徑 二. 產業競爭格局與廠商最新動態分析 [...]
AI發展對運算性能提出更高要求,讓傳統運算架構的重複運算與高耗能問題浮現。神經形態運算藉由模擬大腦運作,透過事件驅動的非同步和稀疏運算,具低功耗與即時反應優勢,因而適合邊緣運算環境,並可補充既有架構的不足。然而,神經形態運算受限於神經科學研究進展,面臨商用化、標準化與生態系未成熟等挑戰,使其發展仍有很大空間。 一. AI發展持續為運算架構帶來挑戰 二 [...]
VLA(Vision-Language-Action)是一種整合視覺、語言與行動的多模態AI架構;VLA模型一開始是在機器人領域受到廣泛討論,但由於該架構的泛化性與平台可遷移性高,自動駕駛領域也有許多廠商投入開發。2025下半年VLA模型已被用於量產車上,證明其在自動駕駛領域的價值。本篇報告主要探討VLA模型用於自動駕駛的優勢、遭遇到的挑戰,以及討論主要開發 [...]
2025年隨著AI Inference需求大幅擴展,各大GPU供應商接連推出針對Inference Prefill階段設計的AI晶片,例如NVIDIA Rubin CPX、Intel Crescent Island、Qualcomm AI200;此外,中國華為也推出Prefill專用ASIC Ascend 950PR。然而,即使Google、AWS、Meta [...]
© 2025 拓墣科技 及/或 集邦科技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