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與華為OCS布局:核心技術、供應鏈進程與台灣廠商切入點分析
摘要
2025年Lumentum、Coherent皆不約而同宣布在2025年第一季開始供應第一筆OCS訂單,並預計在2026年加速量產,顯示OCS已從概念驗證到商用化。OCP也在2025年7月成立OCS subproject,由iPronics、Lumentum共同領導,希望開發OCS的開放標準。在中國方面,華為自研的OptiXtrans DC808也採用與Google相同的MEMS技術,並具有更大的256×256 port規格。
因此本篇報告主要深度解析:(1) OCS起源與Google Palomar;(2)不同OCS核心技術比較與相應供應商;(3) Google與華為OCS比較;(4) OCS供應鏈與台灣廠商機會。期能為廠商與投資人解析未來OCS技術方向、OCS價值含量與供應鏈商機。
一. OCS起源與Google Palomar
二. 不同OCS核心技術比較與相應供應商
三. Google與華為OCS比較
四. OCS供應鏈與台灣廠商機會
五. 拓墣觀點
圖一 MEMS mirror array
圖二 Palomar OCS Optical Core運作原理
圖三 Palomar OCS配置示意圖
圖四 Palomar OCS正面實體圖
圖五 Optical Circulator
圖六 Google WDM Transceiver技術演進
圖七 Google網路拓樸結構
圖八 OCS rack實體圖
圖九 Google Apollo架構在資料中心配置
圖十 Lumentum R300(300×300)
圖十一 Liquid Crystal技術
圖十二 Coherent OCS(320×320)
圖十三 Telescent G5(1,008×1,008)
圖十四 Polatis 7000 Series(384×384)
圖十五 Photonic Processor
圖十六 iPronics ONE32(32×32)
圖十七 Huawei OptiXtrans DC808(256×256)
表一 OCS與傳統EPS比較
表二 OCS技術比較
表三 Google、華為OCS規格比較
表四 OCS供應鏈
表五 Google Palomar BOM估算
表六 CPO+OCS混合配置的功耗表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