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醫療創新價值與挑戰

生活品質提升、醫療服務改善與生育率下降等轉變,使全球人口結構持續偏向高齡,WHO預測至2050年全球60歲以上人口將達20億人,此趨勢也促使各界持續致力在有限資源下安全且高效的提供醫療服務,成為推動醫療數位化的主要驅動力。 FDA定義智慧醫療(Digital Health)領域包含行動醫療、醫療健康資訊、穿戴裝置、遠距醫療與照護與個人化醫療等應用領域。 [...]

2020-05-27 曾伯楷

電競筆電處理器與獨立顯示卡廠商競爭態勢

Intel、AMD與NVIDIA的三角競爭關係在業界已不是祕密,隨著筆記型電腦市場興起與電競筆電市場區隔後,此情況基本上沒有太大變化,仍是由Intel聯手NVIDIA壓制AMD局面,儘管AMD導入台積電7nm製程,性能提升上有不俗表現,市場也有不錯反饋,但Intel與NVIDIA長年維持壟斷,使局面沒有太大變化,AMD也只能犧牲獲利能力,以高性價比策略贏得客 [...]

語音外送服務之應用發展

智慧音箱崛起帶動語音助理使用,相關應用服務如語音購物也於此展開;與此同時,餐飲外送服務如火如荼在世界流行,兩者交會後便產生新應用服務語音外送。對餐飲外送廠商而言,語音作為新興人機介面,創造出營運和行銷的嶄新通道,目前雖處於探索期,但不失為未來營銷新興管道。     [...]

中國伺服馬達國產化之發展與競爭剖析

美國、日本、德國與中國為全球具有完整工業機器人產業鏈的國家,其中中國因極力推動智慧製造和自動化生產,因此工業機器人安置量隨之增加,遠超美國與日本至全球之冠。工業機器人是邁向智慧製造的關鍵零組件,工業機器人又受制於伺服馬達,2019年工業機器人採用的伺服馬達多為國際品牌,市占率高達75%。由於中國政府推動《新基建》、《中國製造2025》等政策,不僅加速智慧製造 [...]

中國新基建政策-帶動5G發展

2018年中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以5G、人工智慧、工業互聯網與物聯網為新型基礎建設,2020年3月中央召開會議為新基建擴充,此次涵蓋5G基建、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慧和工業互聯網等基礎建設。新基建以5G為核心,打造數位產業生態。     [...]

2020-05-27 謝雨珊

無畏疫情影響,中國晶圓代工持續投注資源加速擴產與技術優化

中國在推動晶片國產化政策和內需市場加持下,在IC設計與封測領域的自給率提升已有成效;相較晶圓代工方面,由於製程種類繁多且技術複雜,需仰賴眾多廠商組建具規模的生態鏈,故晶圓代工廠商在擴產與技術提升仍需持續投入資源,預估2020年中國區域廠商營收占比維持約7%位居第三,但2020年正值《中國製造2025》計畫中間點,對比初期目標的晶圓製造達成率仍偏低,故即便受到 [...]

車用毫米波雷達-轉向高頻的趨勢與機會

處於成長階段的車用毫米波雷達加快走向高頻產品,除了歐美停用24GHz UBW的推動外,現今ADAS性能提升的要求,也讓雷達往高解析度的高頻寬產品發展。在轉往高頻發展局勢下,高頻基材與高頻PCB板的需求增加,為在世界具有重要位置的台灣PCB產業帶來機會,但高頻和未來雷達搭載率提高後帶來的干擾問題也不容忽視,應做好緩減干擾的對策來保障行車安全。   [...]

2020-05-20 陳虹燕

被動元件產業動態

被動元件是維持電子裝置運作電壓與電流穩定的必備零組件,主要包含電容、電感與電阻。本篇報告主要在探討2020年第一季以來被動元件供需再度緊張的成因,同時剖析被動元件長期的需求動能,並聚焦於被動元件現階段的市場動態與趨勢。     [...]

宣傳推廣

新聞稿

2025年AI需求獨強,2026年電子產業恐面臨低速成長

根據TrendForce最新調查,2025年全球電子產業市場極為分歧,由資料中心建置驅動的 [...]

固態電池商業化加速,硫化物電解質路線最受關注

固態電池因兼具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性,被視為「夢想電池」,近年隨著技術突破與產業化進展,這種 [...]

預估Blackwell將占2025年NVIDIA高階GPU出貨逾80%,液冷散熱滲透率續攀升

根據TrendForce最新調查,近期整體server市場轉趨平穩,ODM均聚焦AI se [...]

品牌加速佈局牽動折疊手機市占變化,2026年蘋果入局可能刺激市場爆發

根據TrendForce最新預估,2025年折疊手機出貨量將達1,980萬支,滲透率約1. [...]

H20出口解禁助益釋放需求動能,預估中國外購AI晶片比例回升至49%

TrendForce表示,美國政府有望允許NVIDIA恢復對中國市場銷售H20 GPU,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