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LCD TV發展對上游產業的連帶效應

中國LCD TV的迅速發展,更突顯出產業鏈的缺失,在國家「十一五」規劃中,明確提出了進行產業的垂直整合,建設完整的LCD TV產業鏈成為未來5年中國發展的重點。目前中國華南地區雲集了眾多的彩電製造商,並吸引了LCD面板巨頭在此設立模組生產基地,拓墣產業研究所(TRI)認為華南地區,特別是廣東省將會領先京、滬兩地,成為中國LCD TV產業的領軍。 [...]

CES展分析次世代DVD發展趨勢

2008年CES展為次世代DVD關鍵時刻,因Warner發表了足以撼動局勢的宣言,選擇於CES展前夕宣布結束中立、轉而支持Blu-ray規格;另外在CES展產品中,Blu-ray大規模宣導其軟硬體設備支援進階互動功能,HD DVD則推出攜帶式播放概念機機種。由於Standard DVD產業成熟、需求成長減緩已是未來趨勢,目前廠商積極降價進入市場卡位,希望 [...]

以小見大,從AMOLED面板技術看AMOLED TV未來發展趨勢

過去AMOLED面板廠商礙於OLED材料與製程尚未成熟,且大尺寸量產良率偏低,僅將其市場開發重心放在4吋以下的小尺寸AMOLED面板應用產品,如手機與PDA等。這次Sony與Samsung SDI來勢洶洶地在10吋以上AMOLED市場上佈局,無疑是替大尺寸AMOLED產業注射一劑強心劑。   2001~2008年全球各廠商A [...]

鋰電池發展概況

鋰電池從90年代持續的開發以來,已在各類行動裝置上有很大的普及率,目前市面所見,可區分為高能量電池與高功率電池兩類。高能量電池包含手機與NB等應用,其在台灣發展以NB模組為主要發展重點,模組市佔率逐年提升;而高功率電池則有電動手工具、電動自行車與電動汽車等,目前台灣仍在發展階段。本文亦簡略討論近年來電池安全問題對台灣模組廠的影響。 [...]

從2008年CES看FPD TV趨勢

薄型平面電視的成長,除了是依靠零售價格不斷下降之外,還必須在技術、外型、尺寸、甚至應用方面不斷拓展才行。近年來,薄型平面電視之所以成長的因素,包括拓展市場-「從商業走入消費市場,從廚房與書房走入客廳」,尺寸變大-「從20吋以下,走入30吋,再走入40吋,未來甚至走入50吋與60吋」,畫質更佳-「從720p走入1080p」等等。從本次CES展看到未來薄型平面電 [...]

次世代TV發展趨勢分析

展望2008年全球TV市場依舊被LCD TV主導,但隨著消費者對於高畫質與3D立體影像的需求逐漸升高,拓墣產業研究所(TRI)認為OLED TV、3D TV與Laser TV將是最能代表次世代TV的產品。基於Samsung、Toshiba、Panasonic等TV大廠為不讓Sony專美於前,都分別宣示要投入OLED TV市場,所以TRI認為OLED [...]

中國智慧型手機發展現況與趨勢

自2006年開始,中國智慧型手機市場進入了規模快速成長階段,市場銷量首次超過1,000萬支。進入2007年,智慧型手機市場已經引起越來越多手機廠商的關注,智慧型手機的款式、功能、品牌日趨豐富,已經成為中國手機市場一大熱點。隨著中國3G市場的啟動和智慧型手機生產成本的不斷下降,智慧型手機已經從原來的高端形象日趨平民化,普及之勢愈加明顯。在相關條件不斷成熟的狀況 [...]

LPL入股彩晶效益分析

全球大尺寸面板出現跨國投資的案例,瀚宇彩晶引進策略聯盟夥伴LG Philips LCD (LPL),此交易預計在2008年2月底完成,未來LPL將持有3.42%的股權,成為彩晶第3大股東,對於LPL及彩晶有何影響?對於面板產業又有何變化?拓墣產業研究所(TRI)在此做相關的分析及研究。   2006~2010年主要面板廠5代 [...]

宣傳推廣

新聞稿

鉸鏈標準化加乘Apple助攻,預估2027年折疊手機滲透率將突破3%

根據TrendForce最新研究,在市場預期Apple於2026年下半年推出折疊產品的帶動 [...]

2Q25新能源車銷量年增30%,BYD領先、Tesla衰退

根據TrendForce最新調查,2025年第二季全球純電動車(BEV)、插電混合式電動車 [...]

2025年AI需求獨強,2026年電子產業恐面臨低速成長

根據TrendForce最新調查,2025年全球電子產業市場極為分歧,由資料中心建置驅動的 [...]

固態電池商業化加速,硫化物電解質路線最受關注

固態電池因兼具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性,被視為「夢想電池」,近年隨著技術突破與產業化進展,這種 [...]

預估Blackwell將占2025年NVIDIA高階GPU出貨逾80%,液冷散熱滲透率續攀升

根據TrendForce最新調查,近期整體server市場轉趨平穩,ODM均聚焦AI s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