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數位相框產業鏈構成

中國數位相框產業鏈構成

數位相框是隨著數位相機的普及而日益發展起來。2005年底Philips率先將數位相框在中國推廣,並且在禮品市場取得一些成績,從2006下半年開始,有更多的廠商在中國市場推出數位相框,從而引起產品價格的下降,然而這一價格仍然與消費者的心理預期存在很大差距,數位相框要想在中國打開市場,價格是最關鍵的因素。一旦以消費者自主消費為主的市場打開,數位相框的市場將逐漸走 [...]

數位相框核心價值在於圖片播放並朝多元功能發展

數位相框核心價值在於圖片播放並朝多元功能發展

2005年美國消費者數位相片的拍攝數量約170億張,正式超越傳統相片的110億張,且數位相片比傳統相片有更多優點,如處理時間縮短與分享便利,消費者更需要簡易的設備儲存與分享數位相片,2007年數位相框將大幅成長達952萬台。2006年市面上僅約有13款產品,2007年卻約有70款產品,尺寸種類更多、支援影音多媒體播放,網路服務能更強化相框於分享與展示回憶的特 [...]

Clean Tech八大領域發展重點

Clean Tech八大領域發展重點

輕鬆潔淨世界的美景,是當今全球有識人士共同追築的美夢。Clean Energy、Clean Air、Clean Water、Clean Materials等的熱切需求,讓輕淨科技工業 (Clean Tech)成為【全球下一個最重要的經濟成長引擎】。 【The Clean Tech Revolution】一書剛剛出版,書中指出【輕淨科技革命不是即將引爆, [...]

2006年至2011年驅動IC成長趨勢

2006年至2011年驅動IC成長趨勢

近年來液晶顯示器產業快速蓬勃發展,液晶顯示器技術具備輕、薄、短小及省電優勢成功,取代傳統電視成為主流。而隨著台灣面板大廠友達、奇美逐漸成為全球面板大廠的光環下,加上日韓廠商對台採購面板比例不斷提昇,造就台灣驅動IC產業日益蓬勃發展,2006年全球驅動IC產值為79.27億美元,預估2011年成長將達92.54億美元。 [...]

台灣LED產業之機會

台灣LED產業之機會

隨著高亮度LED技術趨於成熟,未來部份產品勢必面對中國廠商的低價流血戰,相形之下,台灣廠商如何透過加強磊晶與封裝技術,建立專利保護網以降低國外大廠專利的抵制,培養光學、系統與設計之專業人才,跨產業之策略聯盟以及產品研發能力與上下游(如通路等)整合能力等優勢,得到國外買家的青睞,待政府、產業與學界力量之結合,將LED產業成為台灣下一個具潛力的兆元產業! [...]

電動自行車馬達控制器與充電器設計趨勢

電動自行車馬達控制器與充電器設計趨勢

馬達控制器可說是電動自行車的大腦,凡各式保護與運作功能皆由控制器輸出類比信號進行操控,充電器更與電動自行車內二次電池的充電時間與電池壽命息息相關。本文除了介紹電動自行車馬達控制器及充電器之工作原理外,亦對兩者之設計架構與未來發展趨勢進行分析。 [...]

全球手機年產量預估

全球手機年產量預估

全球手機產業穩健向上成長,拓墣產業研究所(TRI)調高2007年全球手機出貨量至11.51億支,較2006年成長19%。而Nokia受惠於本身產品線機種齊全與主要競爭對手Motorola策略失衡,市佔率將有機會挑戰40%,並建立季產量1億支的門檻;Sony Ericsson則挾其在多媒體手機相關技術進軍新興市場,有機會挑戰全球10%市佔。此外,在國際大廠發展 [...]

NB面板技術趨勢

NB面板技術趨勢

NB市場在Microsoft Vista及Intel Santa Rosa、超輕薄與17吋以上高效能NB、802.11n取代802.11 a/b/g及多功能的UMPC等因素刺激下,2007年全球市場的銷售量預估將達9,000萬台,成長率亦提升至23.7%,同時亦驅使NB面板需求殷切的漲價空間。在尺寸需求趨勢方面,14”W與15.4”W為兩大銷售尺寸,其中15 [...]

宣傳推廣

新聞稿

2024全球封測前十大營收出爐,中國業者年成長達雙位數,市場格局加速重塑

根據TrendForce最新半導體封測研究報告,2024年全球封測(OSAT)市場面臨技術 [...]

三菱加速電動化、鴻海拓展國際造車版圖,供應合作將是互利共生

三菱汽車(Mitsubish Motors)宣布與鴻海子公司鴻華先進科技簽訂電動車供應備忘 [...]

在地自動化成關稅風暴避風港,惟美國智慧工廠建置成本遠超中國

根據TrendForce「人機科技報告」指出,Trump政府於2025年4月初推出的對等關 [...]

筆電產業觀望關稅談判情況,2025年品牌出貨成長率下修至1.4%

根據TrendForce最新調查,儘管美國暫緩徵收對等關稅90天,提供筆電品牌短暫喘息空間 [...]

Ford、Honda北美產能緩衝關稅衝擊,美國成分為共同課題

美國於當地時間4月2日公布對等關稅政策,未擴及汽車產業。根據TrendForce最新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