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兩岸面板產值佔全球比重

2006年兩岸面板產值佔全球比重

台灣的TFT-LCD產業在政府和業界的大力支持下,在全球已經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而中國的TFT-LCD產業雖落後於日、韓及台灣地區,但卻擁有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並在政府的支持下正逐步成長擴大。中國TFT-LCD產業的崛起,對於全球的平面顯示產業來說均帶來了一定的影響力,也受到台灣業者的關注。本文將從兩岸的合作與競爭中分析並探求雙方的競爭優勢,以期能夠優勢互補 [...]

中國車載顯示器市場規模

中國車載顯示器市場規模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佈的最新統計顯示:2007上半年中國汽車產銷持續保持快速增長勢頭,其中汽車產銷分別為445.67萬輛和437.38萬輛,較2006上半年增長22.36%和23.31%。隨著中國汽車保有量快速上升,帶動了中國車載顯示器飛速增長;數位電視的陸續開播,車載電視的需求大幅度攀升;由於GPS系統與影音娛樂市場的興起,車用顯示器也逐漸進入大眾交通運輸 [...]

2006至2010年LED商業照明市場規模預估

2006至2010年LED商業照明市場規模預估

在能源形勢日漸嚴峻、生活環境問題日漸突出的今天,節能、健康、環保是設計師、生產業者和使用者共同追求的目標。由於企業所需的數量規模龐大且皆有計畫的進行汰換,隨LED產品應用逐漸擴大,拓墣產業研究所(TRI)預估此市場將具有爆發性的成長,以下就LED商業照明詳述其產業發展與市場概況。 [...]

台灣LCD TV組裝廠商的最新佈局

台灣LCD TV組裝廠商的最新佈局

由於LCD TV廠商不停的殺價競爭,造成LCD TV出貨佔全球第三的SONY與日本大廠JVC都蒙受其害。根據2007年第二季的財報顯示,這兩家廠商的TV事業部都發生鉅幅虧損。拓墣產業研究所(TRI)認為未來在前10大LCD TV品牌中,少數廠商將持續提高委外代工比重,可望為台灣組裝廠帶來新的商機。另外,在過去的3個月內台灣部分組裝廠已經展開新的佈局,包含大同 [...]

全球主要晶圓代工營收與技術策略聯盟

全球主要晶圓代工營收與技術策略聯盟

近年來由於晶片價格跌價相當劇烈,讓晶圓代工產業出現很大的衝擊,造成除非佔有擠進前一兩名,或者找對利基產品的營運模式,否則很難長期獲利;加上進入奈米及12吋晶圓時代後,製程技術及產能雖有所提升,但也相對令開發成本大幅的提高,這也造就許多合併案及共同平台聯盟的產生。未來如何選對產品線,或是在高階先進製程方面聯合共組平台聯盟,對公司未來發展起很大的作用。 [...]

台灣WiMAX產業鏈

台灣WiMAX產業鏈

隨著國外電信業者如AT&T宣布將建立行動WiMAX商用網路、Sprint Nextel宣布將於2010年底前投資50億美元建立WiMAX網路、日本EMobile和SoftBank Mobile宣布將攜手合作,取得Mobile WiMAX執照等消息傳來,再加上台灣WiMAX執照競標結果出爐,得標業者將於兩年半內完成WiMAX網路建置,儘管網通、電信業者對WiM [...]

全球相機手機出貨量預估

全球相機手機出貨量預估

在手機各項關鍵零組件逐漸朝向單晶片發展與提高整合度之時,手機數位相機模組卻隨著高畫素的提升,包含鏡頭搭配、感測元件的發展都出現變化,且由於自動對焦、變焦、防手震等各項功能的推出,在相關硬體與軟體技術將更為繁複。拓墣產業研究所(TRI)認為未來兩年內在手機相機的發展上將與相關功能相輔相成朝向300萬畫素以上前進,並透過更高的解析度與更多樣的功能以提供消費者更好 [...]

2004至2010年手機MEMS應用市場預估

2004至2010年手機MEMS應用市場預估

強大且多功能的個人化行動平台載具絕對是未來產業明星產品,而手機有了RF MEMS、MEMS麥克風(MIC)、慣性元件(加速度計、陀螺儀)等MEMS元件加持之後,絕對是未來個人化行動平台載具最佳人選。因為MEMS MIC帶來更小體積、更清晰立體聲以及更低EMI干擾;多功能選項需要更簡單且直接人機介面、手機照相功能防手震增加影像穩定度或是衛星導航死角等,都可以藉 [...]

宣傳推廣

新聞稿

2024全球封測前十大營收出爐,中國業者年成長達雙位數,市場格局加速重塑

根據TrendForce最新半導體封測研究報告,2024年全球封測(OSAT)市場面臨技術 [...]

三菱加速電動化、鴻海拓展國際造車版圖,供應合作將是互利共生

三菱汽車(Mitsubish Motors)宣布與鴻海子公司鴻華先進科技簽訂電動車供應備忘 [...]

在地自動化成關稅風暴避風港,惟美國智慧工廠建置成本遠超中國

根據TrendForce「人機科技報告」指出,Trump政府於2025年4月初推出的對等關 [...]

筆電產業觀望關稅談判情況,2025年品牌出貨成長率下修至1.4%

根據TrendForce最新調查,儘管美國暫緩徵收對等關稅90天,提供筆電品牌短暫喘息空間 [...]

Ford、Honda北美產能緩衝關稅衝擊,美國成分為共同課題

美國於當地時間4月2日公布對等關稅政策,未擴及汽車產業。根據TrendForce最新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