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CD TV美豔秘方–LED背光模組

1.LED背光模組因其光源由R、G、B三種顏色之LED產品組成,故其混合出之白光在經過彩色濾光片分光後可得到較純淨之三原色光,使影像色彩更加飽和。 2.LED背光模組因其發光原理異於傳統CCFL燈管,故其反應速度極快,有利於播放高品質動畫影像。 SONY及Samsung之LED背光源LCD TV規格摘要 Source:SONY及Samsung網 [...]

2005年全球DRAM廠策略及佈局(上)

2004年DRAM產能的景氣及DRAM產品ASP在供給端主要受到全球景氣循環及資本支出、業內競合情形、產能及製程技術、良率、成本、新世代交替產品、產能轉移效應、通路商存貨及預期心理效應的影響,而在需求端則是季節性因素、PC類產品&搭載率、手機、DSC、MP3所造成的產能轉移效應為主。拓墣產業研究所(TRI)擬透過(1)策略合作--DRAM廠間、上下游產業鏈; [...]

從Intel Capital看Intel從通訊到數位家庭佈局

Intel Capital在Intel的策略佈局中一直扮演重要的角色,無論是從PDA與手機的XScale、NB的Centrino、WiMax,到數位家庭,都就可以窺探到Intel下一個重視的事業與技術。根據Intel Capital公佈的資料顯示,Intel Capital現在投資的公司約有200家以上,這些公司類型的分布必定代表了Intel未來的思考邏輯。 [...]

IC設計進入4G時代--新消費電子時代正式來臨

2004年以來,除了驅動IC以外,台灣的IC設計廠商似乎普遍陷入頓失成長動力的窘境。當4GB的NAND Flash價格掉到消費電子的成本區間(美金100~300元),拓墣產業研究所(TRI)觀察到一個嶄新而適合台灣廠商發展的機會點已然到來;許多未曾預料到的新應用將席捲而來。本文將詳細說明這個令人振奮的趨勢,並將帶領您一起進入由TRI率先提出的新消費電子時代- [...]

中國數位電視系列報告(一)--標準之亂

根據中國國家廣電總局的數位電視推廣時間表,中國將於2015年關閉類比信號,中國目前電視用戶數高達3.2億戶,占全球的1/4,中國的數位電視產業有數以千億計的龐大市場,從標準、運營、內容製作到終端設備,產業鏈上的每一塊都是從無到有或是以舊換新,在這場更新換代的變革中,誰將勝出,值得期待。 中國數位電視終端市場規模預估(億RMB) Source:拓墣 [...]

《web only》從2005 CES看流行科技新時代與新商機

拓墣產業研究所(TRI)認為2005年將是資訊電子科技產業低度成長的一年,只有數位消費電子產業,將會一支獨秀,獨領風騷。2004年台灣數位消費電子產值為78億美元,2005年將可擴展為123億美元,成長幅度高達57%,預期2008年產值更將激增到247億美元,在2010年之前,數位消費電子更將成為台灣新的『兆元產業』。CES展中多采多姿的數位消費電子產品,已 [...]

《web only》到底美國消費者想要什麼車用電子產品?〈下〉

J.D. Power於2004年12月所公佈的一份調查問卷,指出20項美國消費者希望撘載在下一部車的車用電子產品。從第十一名到第二十名的產品名單中,可以發現到美國人對於汽車的看法已漸漸從交通工具轉變成生活型態的代名詞。接下來,本文將介紹美國人最想擁有的前十項車用電子產品,這十項是否也披露出同樣的訊息,請拭目以待。 美國消費者對車用電子產品意願調查 [...]

宣傳推廣

新聞稿

鉸鏈標準化加乘Apple助攻,預估2027年折疊手機滲透率將突破3%

根據TrendForce最新研究,在市場預期Apple於2026年下半年推出折疊產品的帶動 [...]

2Q25新能源車銷量年增30%,BYD領先、Tesla衰退

根據TrendForce最新調查,2025年第二季全球純電動車(BEV)、插電混合式電動車 [...]

2025年AI需求獨強,2026年電子產業恐面臨低速成長

根據TrendForce最新調查,2025年全球電子產業市場極為分歧,由資料中心建置驅動的 [...]

固態電池商業化加速,硫化物電解質路線最受關注

固態電池因兼具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性,被視為「夢想電池」,近年隨著技術突破與產業化進展,這種 [...]

預估Blackwell將占2025年NVIDIA高階GPU出貨逾80%,液冷散熱滲透率續攀升

根據TrendForce最新調查,近期整體server市場轉趨平穩,ODM均聚焦AI s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