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板廠在中國建置次世代線狀況

面板廠在中國建置次世代線狀況

台灣目前簽訂的FTA相關來說十分的少,若能與中國簽訂ECFA,將可以讓台灣打破經濟屏障;若仍比韓國較早進入中國,將使台灣面板較具成本優勢。對中國最佳狀況是5條面板產線,但每增加一條就有機會造成中國面板市場供需出現問題,所以中國至少通過2條線建置,但也有可能所有宣稱的面板產線都可以在中國建置。友達在分佈上最具全面性,無論在華北、華東、華南、內陸等地都有布局,且 [...]

不同電視機品牌商之連網電視平台比較

不同電視機品牌商之連網電視平台比較

隨著網路為基礎的線上影視開始風行,拓墣產業研究所(TRI)認為,下一階段液晶電視或薄型平面電視的決勝點,不再只是單純硬體性能的改善,結合網路服務為出發點的薄型平面電視,將成為品牌商未來市場佔有率的關鍵。為了積極布局連網電視或具備顯示網站內容能力之電視市場,電視機品牌商包含Samsung、Sony、LG、Vizio與Panasonic等,不僅在電視機上內建乙太 [...]

2007~2010年智慧型手機出貨比重

2007~2010年智慧型手機出貨比重

由於無線網路的普及和手機單價平民化後,2010年將成為智慧型手機普及化的元年,而縱觀未來手機發展的趨勢可歸類為三大方向:手機價格和功能都將走向M型化、手機將會越加輕薄短小,以及內建於手機的功能將被高度整合,許多手機的功能不侷限在原本單純的通話功能,手機進而取代了許多消費性電子。當電池功耗和傳輸速度等問題一一被克服之後,將成為性能加乘版的網際網路,其應用及成長 [...]

2007~2011年全球行動付款市場規模

2007~2011年全球行動付款市場規模

由於手機用戶數持續增加,連帶掀起行動管理平台的發展,尤其在零售消費支付平台當中,手機支付將成為第一個物聯網和互聯網融合的商業模式。在中國政府明確制定「電子商務發展十一五規劃」後,大力推廣行動付款服務等。然行動付款服務的推展需要晶片廠、手機廠、電信營運商及其他產業生態系統的結合,因此異業整合將成為發展關鍵。 [...]

2010-06-01 謝雨珊
2010年台北零配件暨車電展之車電產品廠商比例

2010年台北零配件暨車電展之車電產品廠商比例

展區與以往最大不同的是特別規劃「油電混合/電動車零配件展區」,共有24家廠商參展,展示鋰鐵電池應用於油電混合車(HEV)與純電動車(BEV)及磷酸鋰鐵電池;除此,展示高安全及高電流的電源等解決方案。汽車控制網路技術不僅應用於主被動安全系統上,而且更被電動車的電源管理系統作為中樞神經,充分掌握電池充放電及馬達運轉情況,以達到汽車安全的目標,同時讓駕駛者充分掌握 [...]

2008~2012年全球NB出貨量及台灣代工出貨量預估

2008~2012年全球NB出貨量及台灣代工出貨量預估

重慶利用HP這張王牌對NB ODM大廠招商成功,實則是品牌帶動代工的典型範例,重慶周邊城市如成都有機會複製這一招商模式。重慶擁有中國最大的綜合保稅區,打造「一江兩翼三洋」國際物流大通道,期望2015年產NB規模達到8,000萬台以上,台灣NB零組件廠商應提前布局。 [...]

2008~2012年全球NB出貨量及台灣代工出貨量預估

2008~2012年全球NB出貨量及台灣代工出貨量預估

重慶利用HP這張王牌對NB ODM大廠招商成功,實則是品牌帶動代工的典型範例,重慶周邊城市如成都有機會複製這一招商模式。重慶擁有中國最大的綜合保稅區,打造「一江兩翼三洋」國際物流大通道,期望2015年產NB規模達到8,000萬台以上,台灣NB零組件廠商應提前布局。 [...]

BCD製程整合趨勢

BCD製程整合趨勢

2007~2009年IDM廠之低階產能:8吋以下產能的關閉造成低階晶圓製造市場的空缺;然而台灣類比IC廠商外包代工以6吋晶圓為主,由於台積電與聯電在6吋晶圓產能的資本支出相對保守,使得低階晶圓產能在市場上,相對短缺。台灣廠商類比IC元件多以消費性電子產品,且已大宗通用性PWM與LDO為營收重心,多以低階電源產品為主。而上游台積電看好LED照明與LED背光應用 [...]

宣傳推廣

新聞稿

2024全球封測前十大營收出爐,中國業者年成長達雙位數,市場格局加速重塑

根據TrendForce最新半導體封測研究報告,2024年全球封測(OSAT)市場面臨技術 [...]

三菱加速電動化、鴻海拓展國際造車版圖,供應合作將是互利共生

三菱汽車(Mitsubish Motors)宣布與鴻海子公司鴻華先進科技簽訂電動車供應備忘 [...]

在地自動化成關稅風暴避風港,惟美國智慧工廠建置成本遠超中國

根據TrendForce「人機科技報告」指出,Trump政府於2025年4月初推出的對等關 [...]

筆電產業觀望關稅談判情況,2025年品牌出貨成長率下修至1.4%

根據TrendForce最新調查,儘管美國暫緩徵收對等關稅90天,提供筆電品牌短暫喘息空間 [...]

Ford、Honda北美產能緩衝關稅衝擊,美國成分為共同課題

美國於當地時間4月2日公布對等關稅政策,未擴及汽車產業。根據TrendForce最新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