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8號文到新IC產業扶持政策的轉變

從18號文到新IC產業扶持政策的轉變

2000年中國政府推出《鼓勵軟體產業和積體電路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即“18號文”,極大的推動了中國積體電路(IC)產業的發展,2000~2006年中國IC產業規模年均增長超過32%。但是2004年因為美國反對而廢除了18號文中最重要的退稅優惠,再加上6年過去,產業、市場都已經有了巨大改變,18號文對IC產業的扶持作用已日漸減弱,業界迫切希望新的扶持政策儘快出 [...]

Open Handset Alliance的成員

Open Handset Alliance的成員

從構思、設定市場定位、軟體設計、硬體整合、製造生產、行銷與銷售,這一連串過程是目前手機業者製造一支手機所付出的時間與成本.如果要生產一支智慧型手機,更要花上授權費獲取『封閉式OS』,才能研發出具備數據、多媒體服務的手機。Apple基本上是遵循這樣的體系,研發出iPhone。不過,Google卻想聯合手機業者、行動服務營運商、晶片業者、甚至電子商務業者,創造一 [...]

2004~2011年中國NB產量增長預測

2004~2011年中國NB產量增長預測

NB在中國已經有十幾年的歷史,然而中國本土NB產業則是在1990年代末才真正起步。經過幾年的高速發展,以聯想為代表的中國NB品牌開始在全球市場嶄露頭角。隨著台灣NB代工業不斷向中國地區遷移,中國目前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NB生產基地。與此同時,隨著NB生產成本的不斷下降以及中國經濟的持續高速成長,中國NB市場增長迅速,成長速度快於整體PC市場,市場潛力巨大。面對 [...]

面板大型化趨勢圖

面板大型化趨勢圖

2007年Sharp與S-LCD皆量產8代線,並且Sharp宣佈建立10代線。在面板產品方面,NB主流面板為14.1” W與15.1” W面板,Monitor產品的主流面板為19”W的面板,而電視面板則為32” W的面板,在面板廠開始往次世代建廠,面板是否往更大的發展?而且面板技術在使用LED背光、光學膜材料的改善、面板顯示畫面的改善等,面板技術又將如何變化 [...]

2008年全球手機產量預測

2008年全球手機產量預測

拓墣產業研究所(TRI)認為全球手機產量在2007年將有機會到達11.5億支,並樂觀預估2008年可維持同樣成長力道,全球手機產量在2008年將有機會到達13.67億支。成長主因在於新興市場之相關國家經濟水準提高,區域內銷售之手機功能提升,但價格相對下降,使得新進用戶增加產品需求,加上在2005年前新興市場內銷售之機種多屬黑白螢幕陽春機種,預估2008年開始 [...]

DisplayPort介面進入市場之步驟

DisplayPort介面進入市場之步驟

現今在數位顯示器介面標準中,HDMI、DisplayPort與UDI正在爭奪顯示器標準地位,目前DVI是最受歡迎的標準,第二被應用也甚為廣泛的就是VGA DB-15標準。2007年4月初,VESA已經批准DisplayPort 1.1成為顯示器產業的標準介面。HDMI 1.3規格問世後,HDMI成為高解析度傳輸主要標準介面的地位將愈來愈穩固。只有UDI的前途 [...]

2003~2010年全球與台灣電源管理IC年產值及台灣滲透率預估

2003~2010年全球與台灣電源管理IC年產值及台灣滲透率預估

台灣由於終端產品製造商群聚,加上完整半導體產業聚落提供台灣電源管理IC產業發展得天獨厚環境,因此在競爭激烈的電源管理IC產業,台灣的表現優於其它地區。根據拓墣產業研究所(TRI)研究分析,預估2008年全球電源管理IC市場年成長率為15.9%,市場規模可達95億美元,至於台灣電源管理IC市場在2008年的年成長率甚至高達21.2%,年產值則有8.7億美元,台 [...]

各面板廠商的FPD技術發展動態

各面板廠商的FPD技術發展動態

與去年FPD International 2006的展覽內容相比較,2007年的展覽主軸可看出漸漸以大尺寸面板應用為主,技術部分則以模組輕薄化、提升面板顯示的畫質如改善響應速度、提高對比度與色飽和度等為主。整體而言,2007年的展覽主軸可看出與以往不同的展示主軸,尤其是拜iPhone面板的效應延燒,各面板廠亦紛紛地推出各自的其觸控面板技術;由於電玩市場持續擴 [...]

宣傳推廣

新聞稿

三菱加速電動化、鴻海拓展國際造車版圖,供應合作將是互利共生

三菱汽車(Mitsubish Motors)宣布與鴻海子公司鴻華先進科技簽訂電動車供應備忘 [...]

在地自動化成關稅風暴避風港,惟美國智慧工廠建置成本遠超中國

根據TrendForce「人機科技報告」指出,Trump政府於2025年4月初推出的對等關 [...]

筆電產業觀望關稅談判情況,2025年品牌出貨成長率下修至1.4%

根據TrendForce最新調查,儘管美國暫緩徵收對等關稅90天,提供筆電品牌短暫喘息空間 [...]

Ford、Honda北美產能緩衝關稅衝擊,美國成分為共同課題

美國於當地時間4月2日公布對等關稅政策,未擴及汽車產業。根據TrendForce最新研究, [...]

美國關稅抑制投資、消費動能,2025年全球終端市場展望下修

美國於當地時間4月2日公布對等關稅政策,隨後提出含美國價值(US value) 20%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