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前十大IC設計廠商2017年營收排名暨2018年營收預測

全球前十大IC設計廠商2017年營收排名暨2018年營收預測

2017年對全球IC設計產業可說是豐收的一年,2017年雖然沒有太多驚人的併購案,但隨著各大廠商的努力,2017年展現相當具體且豐碩的成果,展望2018年應仍有不錯表現。本篇研究報告將細談全球主要IC設計廠商發展動向,與幾項重要事件和市場議題在進入2018年的走向預測,可確定的是IC設計產業也開始出現營收規模大者恆大局面,對台灣廠商來說其實是一個需審慎面對的 [...]

前五大工業機器人使用國囊括全球工業機器人銷售量7成

前五大工業機器人使用國囊括全球工業機器人銷售量7成

過去一年工業4.0和智慧製造概念仍持續襲捲全球製造業,使得全球工業機器人市場需求再創新高。根據國際機器人協會(IFR)和日本機器人工業會(Japan Robot Association,JARA)等公布數據統計,2016年全球工業機器人出貨量達約29.4萬台,年增率約16%,至2017年可望將以18%年增率增長至約34.6萬台。 [...]

2017年11月景氣觀察-資訊產業總體面

2017年11月景氣觀察-資訊產業總體面

2017年10月美國領先指標上升1.2%,大幅升高;2017年10月北美半導體設備製造商出貨金額年增23.7%,成長趨緩;2017年11月美國密西根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下降至98.5,意外下降;2017年11月美國失業率為4.1%,與10月持平;2017年10月英國失業率為2.3%;2017年10月歐元區失業率為8.8%;2017年10月台灣失業率為3.75% [...]

2010~2018年全球汽車市場發展趨勢預估

2010~2018年全球汽車市場發展趨勢預估

全球汽車主要市場包括中國、歐洲與美國等,估計在2018年仍持續呈現穩定成長態勢,2018年全球車市仍相當樂觀,銷售量有機會達到9,700萬輛;此外,在新能源車市方面,2017年銷售有機會突破百萬輛成績,估計2018年仍可為全球新能源車提供強勁動能。2017年美國、德國與中國等地區,對自動駕駛法規發展相當積極,繼2017年進行現行法規修訂後,2018年應會有更 [...]

台灣工業電腦各廠商的應用領域

台灣工業電腦各廠商的應用領域

工業電腦有很大的環境應用體,受惠於智慧城市、物聯網、雲端運算、工業自動化與機器人等趨勢成形,成為全球發展工業物聯網的重要「軍火供應商」,也使得工業電腦營收和毛利優於其他電子業;此外,工業電腦族群挾物聯網和工業4.0大浪潮等利多話題,但在2017年大環境壓力影響下,沒有達到預期的高成長,且其受匯率干擾和零組件上漲等市場環境利空影響,對工業電腦產業產生一定衝擊, [...]

2015~2019年全球穿戴裝置出貨量

2015~2019年全球穿戴裝置出貨量

穿戴裝置市場在智慧手環、智慧手錶、VR裝置與AR裝置等產品相繼面市後,市場並沒有因此爆發成長,而廠商也不時調整策略,希望擴大市場。2017年Apple Watch有明顯成長,加上不少廠商開始轉為發展智慧手錶產品,帶動一些應用和功能的搭載。VR裝置在2017年底迎來大量新產品上市,包括宏達電和Oculus的獨立VR裝置也將會上市,讓消費者能獲得更多的功能應用選 [...]

美國《國家人工智慧研究和發展策略規劃》的AI推動願景

美國《國家人工智慧研究和發展策略規劃》的AI推動願景

2016年AI展現巨大突破和成就後,各國相繼將AI發展視為未來國力的決勝關鍵,紛紛祭出AI的策略布局規劃,以推動AI技術和應用發展。在這波AI的投入中,以美國推出完整的AI策略規劃最早,目的在考量整體經濟成長、為社會帶來變革、對既有勞動力結構的衝擊,以及如何維持美國在AI技術的領導地位等因素下,對其進行全面的規劃布局。 [...]

智慧型手機發展歷程

智慧型手機發展歷程

隨著消費者對拍攝應用的需求越來越廣泛,且單顆鏡頭在物理上達到極限時,雙鏡頭開始成為市場焦點。以鏡頭模組本身來說,組成的各個關鍵零組件背後都代表著一項龐大產業,本篇研究報告將從鏡頭各部分探討市場發展現況,尤其針對鏡頭模組部分廠商抉擇是否擴產將會有重大影響進行分析。最後,討論雙鏡頭滲透率和規模預測,隨著智慧型手機前三大品牌皆已投入來看,2018年後雙鏡頭的成長將 [...]

宣傳推廣

新聞稿

地緣政治推動AI晶片自主浪潮,中美雲端巨頭齊拚自研ASIC,市場版圖重塑

根據TrendForce最新研究,AI server需求帶動北美四大CSP加速自研ASIC [...]

2024全球封測前十大營收出爐,中國業者年成長達雙位數,市場格局加速重塑

根據TrendForce最新半導體封測研究報告,2024年全球封測(OSAT)市場面臨技術 [...]

三菱加速電動化、鴻海拓展國際造車版圖,供應合作將是互利共生

三菱汽車(Mitsubish Motors)宣布與鴻海子公司鴻華先進科技簽訂電動車供應備忘 [...]

在地自動化成關稅風暴避風港,惟美國智慧工廠建置成本遠超中國

根據TrendForce「人機科技報告」指出,Trump政府於2025年4月初推出的對等關 [...]

筆電產業觀望關稅談判情況,2025年品牌出貨成長率下修至1.4%

根據TrendForce最新調查,儘管美國暫緩徵收對等關稅90天,提供筆電品牌短暫喘息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