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美系CSP大廠持續擴展超大規模資料中心(Hyperscale Data Center),進行資料中心互連與長距離資料傳輸,帶動800G高階光收發模組需求,在Coherent、Marvell等大廠持續量產800G光收發模組下,進而帶動台灣廠商在800G光收發模組組裝商機。 [...]
中國商務部於2025年2月4日公布2025年第10號公告,宣布管制磷化銦(InP)、三甲基銦(Trimethylindium,TMI)、三乙基銦(Triethylindium,TEI)及其相關製造技術。中國此舉被視為反制美國半導體技術管制的策略之一,由於中國廠商在銦元素上游供應鏈具有關鍵地位,該管制措施勢必會對InP元件的未來發展投下變數。 [...]
鑒於交通問題的複雜性與多樣性,智慧交通系統與自動駕駛以解決交通問題,並強化交通韌性為方向。伴隨著自動駕駛法規與技術演進,AI驅動智慧交通系統將朝向主動化,以增強即時感測與決策能力,而數據標準化與平台整合將成挑戰。 [...]
2025年台北國際自動化工業大展、台灣機器人與智慧自動化展規模創歷史新高,展會趨勢顯示,工業自動化已從單純效率提升走向彈性自主學習,並與AI深度整合。國際大廠多透過模組化硬體和平台化軟體降低系統整合門檻,台灣廠商則強於高品質零組件和快速客製化服務。另一方面,AI應用已從幕後分析走向前端協作實務,且機器人發展更朝向人機共融,多家台灣廠商已跟進人型機器人熱潮,並 [...]
AI帶來龐大的運算需求,推動半導體的發展與成長,同時也帶來新挑戰,除了先進製程逐漸逼近物理極限,製程微縮的難度大幅提升,散熱也成為晶圓代工大廠越發需要面對的難題。 隨著GPU為首的AI伺服器晶片效能不斷提升,單一晶片的散熱設計功耗(TDP)來到千瓦等級,傳統氣冷散熱技術已漸趨物理極限,液冷散熱技術興起;另一方面,半導體產學也積極投入晶片內嵌入式液冷等散 [...]
2025年LCD電視面板供給迎來新格局,對產業是利亦是弊,LCD電視面板平均尺寸增長不如預期,不僅不利於產業發展,也讓2025年第二季原就不樂觀的電視市場深陷泥沼;再者,經濟震盪造成電視面板需求上強下弱,也考驗市場是否能如過去2年,在共識下維持產業平衡。 [...]
2025下半年輕薄化不再只是設計語言的選項,而是成為品牌競爭的主戰場,面對電池、影像與主機板的結構瓶頸,各廠商在續航、效能與厚度間展開有不同取捨,顯示品牌哲學與供應鏈整合力的深層差異。 [...]
© 2025 拓墣科技 及/或 集邦科技 版權所有